鲁鲁文学网 - 都市青春 - 娱乐之最强大脑在线阅读 - 第716页

第716页

    乍一看这问题问得很合理,人家问得没毛病啊,但你一细想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。

    试问,哪位专家这么鉴定藏品了?如果按照这种疑问进行下去,基本没有任何古董能一锤定音!毕竟假设谁不会?推测谁不会?

    李凡脸色徒然冷淡,他刚要说话之际,管彤气呼呼地站了起来。

    她道:“我有话要说,我认为老师们考虑问题不对。

    李凡说这个是乾隆年间的,因为这个特殊的‘通假字’在那一时期出现过,这是证据!

    如果大家觉得李凡的说法不靠谱,是错误的。那么,请以有效的确凿的证据驳斥李凡,比如说,这个‘驩’字在民国时期出现过,并不是乾隆年间特有的,这叫反驳!

    而不是这个可能是特意仿造的,这个字可能是特意伪造的,目的可能是这个可能是那个,可能骗他可能骗她,咱们是推理破案啊还是鉴宝啊?”

    哗!

    现场哄堂大笑,这话真噎人,真狠!

    李凡头皮一麻,暗道:这姑娘有点儿生猛大劲儿了,这番话把自己也挂连上了,毕竟刚刚自己也没少跟着他们推理。

    王翔道:“管彤这句话说得好,咱们走偏了,接下来,咱们以证据说话,

    李凡,你还有什么证据说它是真的,除了‘驩’字。”

    李凡道:“其实这个‘驩’字,结合整个屏风的品相就足够了,那好,我就再多说几句吧!首先请问,三位老师认为这件屏风是现代产品的依据是什么?”

    舞台上气氛有些怪,虽然不是剑拔弩张,但是却暗流涌动,大家说话声音很平和,但略带冷意,也有些尴尬。

    陆馆长:“这件东西就像之前说过的,哪哪都好,就是新啊。”

    李凡问道:“如果除了新这一点呢?还有其他依据么?”

    三位专家再次不语。

    李凡道:“首先,故宫博物院藏着一把康熙年间的太师椅,崭新有如初,比这件屏风看上去还新。皮壳的形成是有条件的,氧化是有过程的,保存得当问题不大。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故宫博物院看看。”

    李凡又扫了一眼屏风,道:“这件屏风上雕刻着著名的西湖十景,有谁知道西湖十景是哪十景?”

    有观众举手回答后,李凡点头,指了指其中一扇屏风,“大家知道十景中有‘柳浪闻莺’,但这扇屏风上,为什么写着‘柳岸闻莺’呢?”

    大家一愣,对哈,这个怎么没人观察到?

    李凡解释:“是不是有人认为这是赝品了?雕刻师傅‘刀误’了?我告诉大家,乾隆元年就叫‘柳岸闻莺’,这个西湖美景‘柳浪闻莺’是后人改的。这个在‘彩西湖十景大折屏’上有明证,大家可以去看看。

    而且,风吹柳浪起,是基本听不太清莺声的。这,是我判定它是乾隆年间的证据二。

    大家再看,屏风中,这个‘雷峰夕照’中有个细节,大家看塔身下面,用了大量的勾连技法,这个手艺已经失传了。

    ……”

    说了半晌,李凡看了看高达3米多的巨大屏风,道:“这如果按照赝品处理,得损失多少钱啊!”

    藏宝人喜上眉梢,连忙向李凡鞠躬:“谢谢李老师,谢谢李老师!”

    众人再次看向三位专家,三位专家面红耳赤,李凡哪哪都是理,想说也说不过他啊。

    答案已经很清楚了,单凭一个“驩”字就能解决的问题,李凡“不得已”又浪费了一翻口舌,这才尘埃落定。

    这时,突然间,但见陆馆长哈哈一笑,“诶呦,瞧瞧,咱们也打眼了,年轻一代人中能有李凡这样的人物,实在是太难得了!

    我今天太开心了,人才啊!人才难得!”

    王华也拍了拍手,“国学天才就是国学天才,我给你点赞!”

    吴龙更是双手抱拳:“佩服!佩服!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脸变的,实在让人猝不及防。

    现场掌声响起,观众窃窃议论。

    “我擦,李凡面对三位专家,还分析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,厉害!”

    “李凡肚子里有货,眼里有见识,要不人家咋那么自信呢!”

    “这哥三儿,打脸了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持宝人向李凡请教:“李老师,请问,这件屏风值多少钱?”

    “我不能给你估价,因为这东西不能估价。但我告诉你,就算这件是现代品,也是价值非常高的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风波落下,节目继续,三位专家之后的鉴定环节便显得畏首畏尾谨小慎微起来了。

    李凡红队的第二题是判断一个宣德炉是不是宣德年间的,李凡再次一眼揭穿:

    “假的,不是宣德年间的,这一时期的宣德炉,德字基本会少一‘横’!”

    话音落,自己身后没有一盏反对的灯亮起,完全赞同。

    李凡解释:“对宣德炉为什么‘德’字没有一横的问题,历来都有很多说法。很多专家认为‘德’字没有一横是为了避讳皇帝年号,但这个解释很牵强。

    因为宣德年的钱币上,宣德通宝是明朝政府铸造的官钱,其中‘德’字是有一横的,但反倒是越南仿制我们私铸的钱币,‘德’字就没有这一横。

    我研究相关文献记载,认为可能是这个原因,宣德皇帝喜欢沈度的书法,而沈度的书法是以二王、智永书法为根底的,当时的‘德’字基本没有一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