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鲁文学网 - 科幻悬疑 - 崇祯窃听系统在线阅读 - 第270章 马祥麟和吴三桂的安排

第270章 马祥麟和吴三桂的安排

    想好了这边的安排之后,崇祯皇帝便开始付诸行动了。

    就在巡抚大堂,各路总兵济济一堂,将星云集。

    五省总督陈奇瑜和三边总督郑崇俭分列两边之首,大红绯袍,很是显眼。在他们的下侧,则是各路太监监军,都是有资格穿大红绯袍的,只是和文官的制式不同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大堂上也少不了锦衣卫,其中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和千户刘越,都在皇上边上伺候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在他们见礼之后,便微笑着说道:“诸军努力,贼乱及时平定,没有造成大范围的波及,朕心甚慰!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陈奇瑜立刻出列,恳切地奏道:“此乃陛下运筹帷幄之功,臣等不能居功!”

    这是他的真心话,从整个战事开始,其实都是崇祯皇帝在指挥,并且布下天罗地网不说,而变出很多骑军,关键时候突然出现在战场,使得这一次的平贼,变得轻松无比。

    三边总督郑崇俭只是比陈奇瑜慢了一点点,也跟着出列奏道:“陛下深谋远虑,只用了半年时间而已,就平定了河套鞑虏和关内流贼,英明神武,是有太祖、成祖之风范也!”

    他比陈奇瑜还要了解得多一些,从崇祯皇帝用俘虏安排下计策,诱使河套鞑虏入了埋伏,又准确地堵在河套鞑虏逃走的可能。并在这期间,调动后勤,协调钱粮,方方面面,崇祯皇帝都展现了他的果断、英明。特别是皇上在泾阳的扑杀蝗虫、西安府对秦王的手段,以及在潼关那一番发自肺腑的话,更是让郑崇俭感触良多。

    就他本心来说,他确实认为崇祯皇帝其实有着和太祖、成祖的雄才伟略!

    各路监军以及总兵见了,也纷纷出列奏对,不敢居功,功劳其实都是皇帝自己的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赞扬,竟然让他们如此反应。不由得微笑着摇头,不过心中还是很受用的。

    他自己明白,其实是他多了几百年的见识,有后世的眼光,更为关键的,还有金手指可以知道敌人的虚实。这些方面一加起来,才会出现让这些古代的能臣武将都佩服的事情。换成后世别人穿越而来,如果能具备这些方面,相信别人也不会做得比自己差。

    这么想着,崇祯皇帝在心中暗自告诉自己,不要骄傲,不要得意忘形,这点事情,没什么了不起的。自己要做得事情还有很多,必须继续努力才好!

    “众卿的努力,还有功劳,朕都看在眼里的。”崇祯皇帝微笑着对他们说道。

    而后,便开始封赏这次的有功之臣。当然了,至于底下将士的封赏,这个就不是他这个皇帝层面上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已经是总兵的各路将领,都加了左都督或者右都督的衔头,再要立功的话,那就是要封爵了。

    而不是总兵的,比如吴三桂,就如愿提升为总兵官了。

    至于陈奇瑜和郑崇俭,自然也都有封赏,他们加衔是太子少保或者太子太保这些;

    封赏么,当然是受欢迎的,大堂内,大家的脸上都露有笑容。

    这让一路赶来,基本上也就只有赶路一事的马祥麟,不由得很是羡慕。说起来也是运气不好,没有赶上战事不说,甚至连流贼,都很少往西川那边跑路,因此路上被他这部抓到的都少。

    他正在想着,忽然就见到崇祯皇帝微笑着看向他问道:“马卿,不知道秦将军身体如何了?”

    说起来,到这崇祯十二年,秦良玉已经是六十五岁的高龄了,因此,崇祯皇帝才有此一问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突然提起这位大明有名的女将,大堂内其他人立刻安静了下来,露出尊重之色,转头看向马祥麟。

    说真的,历朝历代,又有多少王朝能有这样的武将。一辈子就都为国征战了,而且更为关键的是,她的兄弟、儿媳都为国战死,可以说,满门忠烈不为过。

    宋朝有杨家将的传说,在大明,可也是有白杆军的!

    马祥麟听到皇帝问话,便立刻神态恭敬,连忙回奏道:“母亲身体好得很,末将临行之际,还恨不得自己亲自领军,为陛下马前卒,征讨流贼!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崇祯皇帝笑了,点点头道:“如此,甚好,朕亦放心了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停了停后,忽然严肃了一点说道:“如今云南的阿迷州之乱,到如今还未平息。朕对黔国公的能力,还是担忧的。叛乱不息,苦得还是百姓。不过朕所领之军,多是北人,南下平乱的话,于云南的气候恐难以适应,怕会水土不服,引起大规模的非战斗减员,这是朕所不愿见到的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马祥麟顿时心中一喜,连忙请战道:“陛下,末将愿往!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听了,心中有点欣慰,不愧是秦良玉教导出来的儿子,能为国分忧。

    这么想着,他便点点头道:“朕也是这么想的,白杆军南下平乱,就没有那么多制约了。另外,秦老将军既然也想为国出力,那朕就特旨,令秦老将军也一同南下,为黔国公参赞,居中指挥,争取早日平定阿迷州之乱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他又补充说道:“黔国公还年轻,而秦老将军的经验丰富,这一老一少互相配合,朕相信,应该能早日建功的。另外,朕再赐秦老将军以密奏之权。”

    一般来说,都是武将打仗,文官指挥。

    在原本的历史上,秦良玉也受崇祯皇帝器重,可是她领兵打仗,照样要归四川那边的巡抚,甚至巡按管辖。

    但如今,崇祯皇帝给了旨意,让秦良玉去帮黔国公,意思很明确,就是黔国公太年轻,对于战事经验太少,秦良玉的经验丰富,实际的指挥作战,就由秦良玉去指挥了。

    虽然云南的情况特殊,虽然名义上指挥的还是黔国公,可这份旨意上,还是能看出,崇祯皇帝对于秦良玉是给予了多大的信任。

    因此,马祥麟听了之后,不由得惊喜交加,连忙替他母亲谢恩,保证一定早日平定云南之乱。

    这个任命,在场的文官,陈奇瑜也好,郑崇俭也罢,都没有反对,因为那个人,是秦良玉,大明唯一的女将,忠烈无双,全国有名!

    至于其他将领,他们心中也多是有点感动。不是别的,就为皇帝能考虑到他们北人南下,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。

    说句实话,都是一群武夫,他们不会惧怕战阵厮杀,可是,他们怕难以理解的水土不服。这个可不会分人,哪怕是他们这些总兵将领的,都有可能会水土不服的。就那么病死了的话,就太窝囊了!

    如果有得选,对北人来说,当然不愿意去那些雨林地带,想想那么多蚊虫鼠蚁,就会有后怕。

    崇祯皇帝说完了这件事情,然后就转头看向三边总督郑崇俭,脸色就有点严肃了:“朕获悉消息,叛将柴时华还在乌拉特部,并且已经去向西其他部族去求援,未来一段时间,甘肃一带的形势,还是很严峻的。”

    一听这话,郑崇俭不由得一愣,回过神来后,立刻出列回奏道:“微臣回了陕西之后,立刻着手西部防御,定不让乌拉特部的阴谋得逞。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,表情依旧严肃地说道:“朕带三大营要回京了,这西北的事情,还是有点不放心。不知郑卿可有好的想法?”

    郑崇俭自认为,自己是没有崇祯皇帝的本事,能歼灭草原上的部族。如此一来,那就有点被动了。

    要是被动防御的话,就不知道乌拉特部和其他敌人,会在什么时候进攻?

    主动出击吧,茫茫草原,乌拉特部闻讯而逃的话,就只有干瞪眼的份。另外,他的手下也没有那么多骑军,步军出塞的话,就更是要傻眼。要是皇上所领的骑军能留下就好了!

    当然了,郑崇俭也是知道,让皇上把骑军留下,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    骠骑营不说,那是坐镇京师的威慑力量,主要也是要用来对付可能会又入关的建虏。另外,多余的战马,皇上之前也已经说过了,就是要给卢总督那边重建东江镇而准备的。那也是要对付建虏用,是不可少的。

    想来想去,郑崇俭还真是没有好办法,不过皇帝既然问了,他就只好回奏道:“微臣回去之后,会巡视长城,增加边塞预警,并在周边部署军力,一旦发现鞑子入侵,必第一时间反应,决不让鞑子有肆虐关内的机会!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,算是认可这个普通的策略。随后,他又皱着眉头说道:“柴时华这个叛将,决不能让他逍遥法外,一直勾结大明敌人来祸害大明。此人,朕必杀之!”

    叛将勾结外敌,这种事情,对于任何一个皇帝来说,都是不可原谅的。因此,崇祯皇帝这么说,在场的这些人也没有意外。

    不过这么一来,对郑崇俭的要求就更高了。

    他想了下,就有点犯愁地说道:“陛下,微臣手下骑军不多,没法主动出战,就算打听到了这叛贼的位置,恐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微臣只能守株待兔,集中兵力,在那叛将勾结外敌入侵之时,尽量把他们歼灭在关内!”

    崇祯皇帝其实就在等着他说这话,此时一听,假装考虑一下之后,便转头看向刚刚升任援剿总兵的吴三桂道:“吴卿所部,就暂时归于郑卿辖下,替朕早日平了这乌拉特部,早日抓了叛将柴时华,卿可有信心?”

    吴三桂之前还没想到,这大西北的事情,还有他的份。

    原本他想着这次调来随驾出征,立了功劳,也升了官,回去之后也能让以前的同僚看看,自己这一次可不是依靠家族的关系。

    不过皇上这么说了,显然是有决断,这就不是他吴三桂能拒绝的。

    要说起来,这边确实是需要骑军,可是,御马监辖下的三大营,那是皇帝亲军,自然不可能留在外地。而他吴三桂这支军队,本身就是边军来的,暂调到陕西这边,也是在情理之中了。

    于是,吴三桂立刻抱拳领旨道:“末将遵旨,绝不负陛下之望!”

    说这话,他也是有信心的。之前的时候,见识了土默特部的战力,说实话,他还真有点看不起。就这些蒙古鞑子,比起建虏,在战力上根本就是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。

    如果让吴三桂去打建虏,他可能没把握,可是,如今他去打这些蒙古鞑子,他有十足的把握,能再立下一份大功。

    “好!”崇祯皇帝听到他的回答,便赞叹了一声后,提高了声音,严肃地说道:“犯大明者,虽远必诛。敢背叛大明者,亦同样如此,不管他逃到哪里,被谁庇护,朕都要他死。关内侯陈汤当年的豪言壮志,在我大明,就由卿先付之实施好了!”

    吴三桂听得热血沸腾,立刻抱拳再次领旨道:“末将定当把叛将柴时华的首级给陛下献上!”

    边上一直默不作声的陈奇瑜,看着这一幕,心中不由得有点感慨。皇上就几句话,把这名年轻的总兵给栓死在西北了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应该是他的荣耀,能在皇上面前,有这样的机会,又有多少总兵能有?他日真要做到了,至少西北史书上,但有他吴三桂的一笔!

    崇祯皇帝看着吴三桂,忽然露出一丝微笑,开口对他说道:“关宁军这次还要继续留在西北为国出力,是意料之外的事情。吴卿一会和将士们说明情况,并且朕准许,可写信向家人告知情况,回头朕统一帮你们捎到山海关。”

    吴三桂一听,更是大喜,心中同时也是有感动,皇上还真是细心,竟然连这都想到了。

    他当然不知道,崇祯皇帝这么做,就是要借他们的口,把他这个皇帝御驾亲征以来的种种英明神武的事情,传回关宁去,震慑可能有的异心。

    吴三桂在领旨回归队列后,看到年纪差不多的曹变蛟、贺人龙等人,都有羡慕之意,心中不由得更是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