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53节
独孤寒看了一圈,心里颇为满意。 这么好的房子,售房的价格不高,关键是朝廷还有的赚,真是挺难想象。 拉着齐妙的手出去,边走边说: “这房子真好,为夫都稀罕了。” “是吗?要不咱们也来一套?”齐妙故意打趣的说。 独孤寒倒也没理她,拉着她又去了隔壁的屋子、库房、厨房…… 东西两屋的摆设跟主屋差不多。不过西屋是个炕,还有炉子呢,一看就有些七家屯的味道。 库房没什么看的,就是一个比较阴暗的屋子,平日放些杂物便是。 厨房倒是做的不错,碗架子、柜子、灶台……一应俱全。 而且,连大锅都给配齐了。一个大灶、一个小灶,小灶就是用炒勺了,这个没有配。 齐妙专门敲了敲大锅,多年做饭经验的她,听着锅的声音就能判定,这锅是好是坏。 还不错,质量抓的很好。 夫妻俩出门右拐,就是七间房的四合院。明显比刚才看到的要大很多,而且地面铺的是青石板。 厨房门口一口水井,偏上方的地方,还有一口水井。 价格高于五间房,自然用的东西、配的东西都要全一些,好一些。 五间住屋也比刚才的要大,中间正房差不多六十平,能各出一个会客厅。 一圈走下来,独孤寒满意的点点头。如今京城内,人满为患。 由于工厂的缘故,不少人家不在这边,但是也会想方设法过来。 路上是人挨人、人挤人,有的时候四辆马车同时堵道,一堵就是一炷香的时间。 如今把京城扩充,减缓京城内的压力,的确可行。 二人走了一会儿,便到了城西的商业街。 这边是最先完工的,德济堂、盛京书院分院、酒楼等,都已经挂上了牌子…… 第893章 规划京城 路都修好了,清一色的石板路。 铺子前,统一的三层楼梯。第一层楼梯到主街处,差不多有一米左右的距离。 这个是留给集市、小摊贩摆摊用的。 从头走到尾,当初画图纸的时候,独孤寒跟几个大臣一起商量,然后由齐妙执笔完成的。 如今再看,还原度很高,而且瞅着也好看。 店铺外面的装饰,是工匠统一做的。徽式图墙,十分漂亮。 一期工程走了一圈下来,齐妙的腿酸了。 独孤寒见状,轻笑一下,道: “要不要为夫背你?” 齐妙闻言,忙不迭摇头,哪敢劳他大驾。 挽着他的胳膊往前走,独孤寒故意走慢了许多。 全部看下来,齐妙深吸口气,道: “真好看,这样统一处理,瞅着就舒服。” “是啊。朕……为夫也没想到呢。”独孤寒说完,轻笑着继续往前走。 坐上马车,车内有个不速之客——何殊。 已经很久没出现的他突然出现,着实让人一惊。 何殊单膝跪地,恭敬的道: “微臣参见皇上、皇后娘娘。” “起来吧。”独孤寒搂着齐妙的肩头,占有欲十足。 即便知道何殊对娇妻,现在没想法,可戒备心还是存在。 何殊权当没看到,微微拱手,沉稳的道: “皇上,百里银尘被黑炎一路追到南境,齐伯爷直接动手,将其结果了。” 齐妙听到这话,脑袋“嗡”的一下。 犹记当年她跟哥哥去镇上当铺当东西的时候,他受伤,她救他。 没想到最后的最后,还是没逃脱…… 何殊停顿了一下,继续又道: “其实……他什么都没做,那件事也跟他没有关系。临死之前看着齐伯爷,只说了一句话。” “什么?”独孤寒问着。 何殊摇摇头,长叹口气,回答: “微臣也不知。黑炎没说,齐伯爷也没有说。”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,越是想知道,越没法知道,最后成了一个迷。 独孤寒倒是看得开,长叹口气,说: “也罢,既然如此梁汉柏那边也就没有危险了。你弟弟如何?跟那个姑娘。” 何殊听了摇头,一副“儿大不由爹”的感觉,说: “那姑娘性子太太烈、太执着,何殇一时难以驾驭。” “齐雨泽都成亲了,她还执着?”独孤寒蹙眉,不悦的问着。 何殊再次点点头,满脸苦笑。 独孤寒见状摆手,不能理解的说: “好女子千千万,怎么你弟弟就偏偏搁一颗树上吊着,没出息!” 独孤寒这话,说者无疑,听者有心。 何殊尴尬的点点头,随后抱拳一下,出去了。 齐妙察觉到了他的尴尬,但也没有点明,挽着独孤寒的胳膊,想了一下,说: “文彧,我们去兴丰楼吃饭吧。好久没出来了,我们吃完晚饭回去,好不好?” 独孤寒看着娇妻的样子,哪能说不好。笑着点点头,在她眉心处亲了一下,道: “吃完回宫,为夫好好陪你。” “讨厌!”齐妙娇嗔,直接把脸儿埋在了他怀里…… …… 八月,城西那边的德济堂、书院、酒楼、当铺、杂货铺……全都开业。 虽然没什么生意,不过朝廷命令他们必须开业。 当然,也不可能太过霸道,会按照天给一定的补助,即便没有人去,朝廷会给些银钱,不至于他们亏本。 毕竟只有这些店铺开了,搬过去的百姓才有地方买东西。 李子台的百货店,开在了住宅区。特意给满月百货留了地方,方便人们临时买东西。 中秋前五天,售房局下了通知,让买房的人过去办理手续,准备验房、入住。 工厂买房的人最多,所以赵睿达在初十这天,特意放假一日,让大家去办理手续。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福利,那边是在工厂做工的孩子,每家有一个免费名额去书院念书。其他的若是去,可以减免一定费用。 这个福利,只是针对工厂做工达到两年及以上的工人才有。 魏家哥四个虽然还没到,但是再有一年就可以了。 魏老大家的四个孩子,三儿一女,大儿子、二儿子过了年纪,没法念书,小儿子倒是可以。 因为赵睿达的关系,俩孩子也都来了工厂做事。 由于这次买房可以不交钱,直接扣工钱,所以魏老大直接给大儿子、二儿子也登记买了房。 这样他们成亲之后,就不用另外置办,他自己也能省一大笔开支。 当天一早吃过早饭,魏氏四兄弟就兴致勃勃的去登记、领房、取钥匙了。 四个儿媳妇也开始准备行礼,只等那边一喊,他们就搬家。 魏泽清的媳妇儿朱氏,跟这四个嫂子一直都保持距离。因为知道他们即将搬走,所以特意从家底儿里,每人给准备了五十两银子。 四家就是二百两。说白了,魏家的家底儿也不过这些。 很大一部分,还是当年赵睿达逢年过节捎回去的东西,换钱而得。 不然,魏家怎么可能会拿出这么多银子。 朱氏把准备好的银票拿着,来到公婆的屋子,侧身行礼一下,说: “爹、娘,四个哥哥眼瞧着就要搬走,媳妇儿准备了四张银票,二老以你们的名义,给哥哥们吧。” 说着,朱氏把准备的荷包放在桌上。 自打朱氏进门,管家、小厮、丫头、婆子……全都到位了。 这个家,顺理成章的也就由她来当。 魏母也明白自己不是这块料,所以她进门的第二天,就把家里的实底儿都交给了她。 如今肯拿出银票,魏母实在是没有想到,跟当家的互看一眼,还是拿起了一个,象征性的拿起来,看了下又装回去,说: